当前位置: 蛔虫 >> 蛔虫生活环境 >> 锅巴菜,见过吗利尿通淋,清热解毒治尿路
小萹蓄(锅巴菜)
滥觞产地为蓼科植物腋花蓼的全草。
着花时采收,晒干。
生于旷野、瘠土、路旁。
我为长江以南各地,北至河北、陕西均有散布。
又名姑巴草、扁竹、水米草、汗多草、黑鱼草、习见蓼、米子蓼、地茜、铁马齿苋、扁蓄、米碎草、小叶扁蓄、猪牙草、节节红、节节花、红节草、虱蓖草、糟麻草、地兔草、水扁蓄、细叶锅巴草、锅巴菜
一年生木本。茎匍匐状,多分枝,长15-30cm;枝披垂,衰弱,腻滑或具白色略粗劣的线条,节间一般短于叶。叶互生;无柄;托叶鞘膜质晶莹,边沿扯破状;叶线狭长圆形或稍匙形,较小,长6-18mm,宽2-5mm,先端钝,基部渐狭成一短柄。花微小,具短柄,1-3朵簇生于托叶鞘内;花被长不及2mm,5深裂,裂片绿色,边沿白色;雄蕊5,中部如下与花被合生,较花被短;花柱3。瘦果卵形,有3棱。花、果期5-6月。
性味成果《中药大辞典》
苦,平。
入肝、牌、胃、大肠经。
利尿通淋,化湿杀虫。治恶疮疥癣,阴蚀,蛔虫病。治尿路传染和结石:小萹蓄,马先蒿、瞿麦。煎服。
《中华本草》
苦;性凉。
利尿通淋;清热解毒;化湿杀虫。主热淋;石淋;黄疸;痢疾;恶疮疥癣;外阴湿痒;蛔虫病
膀胱、大肠;肝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突矬:适当.捣敷;或煎水洗
预览时标签弗成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