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

紫藤,花下

发布时间:2022/5/11 21:17:52   
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501/7107858.html

▲怎样快速找到我们?——星标点击户外视界→主页上右上角“···”菜单→设为星标★传播:世界自然美景

人文旅游

美食

攻略

自驾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向晚时分,走过道山西路的福建电影制片厂。四月的春风烂醉。制片厂大门外的那一排芒果树,如山般葱郁。厂内栅栏边的一株紫藤,不知什么时候攀上了高大的芒果树,那璎珞般的紫花,便如涓涓流水,从绿山般茂密的叶间流泻而下。紫藤的花期,一年两季。它春季首花,到了夏末秋初,大抵是感觉开得不过瘾,意犹未尽,又施施然第二次开花了。南方的花期来得早。通常,在三月的春分节气(农历二月),紫藤就会开出花来。江南紫藤首花大约在四月,北方地区,则要延迟到五月份首花。这是一种任性的花树。张翊在《花经》中说:“紫藤缘木而上,条蔓纤结,与树连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紫藤一开,便霸道地占据了一片天地,稍不留神,就让你撞进一抹炫目的紫色里。与凌霄一样,紫藤也是落叶攀援的藤本。紫藤的原生地,就在中国,这是一种很古老的植物。图1

黄府里很平静、图2丨大漠孤夜它先叶开花,花穗满垂,势如瀑布,灿若烟霞,缀以稀疏叶芽,姿态十分优美,很早就被中国人用作庭园、寺院的美化。《尔雅·释木》中有这样的描述:“其华紫色,作穗垂垂,人家以饰庭院。”尤其在唐代,李唐自诩为老子李耳传人,神仙下凡。紫藤长寿,花开几百年不败,骨干嶙峋柔韧,花枝缭绕垂美,自带仙气,因此,唐朝的庙观里多植紫藤。白居易有一首诗,就是写长安慈恩寺里紫藤花的:“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徘徊倚寺门。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这首诗的名字,就叫《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慈恩寺是太子李治为生母长孙皇后建的庙宇,唐僧玄奘在此升座。白居易时代,这座庙宇已经存在一百多年了。慈恩寺里面的紫藤蔚为壮观,是当时长安春暮一景。白居易和元稹,相识于贞元十七年(公元年),贞元十九年(公元年),两人同时被授予校书郎的官职。这是一个没什么事可做的闲职。两个年轻人闲着蛋疼,常结伴游山玩水、饮酒吟诗,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春天踏青的时候,两人就经常来慈恩寺。但写这首诗的时候,元稹已经调到外地去了。好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思念之情,自然不言而喻。当年的小白,此时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人,老白在春天的最后一天送春,在慈恩寺里,看见紫藤花落,一地狼藉。图2|刘振夕阳晚照,照着老白孤单的身影。看到这紫藤架下的无数落花,不知是惋惜自己逝去的青春,还是伤心帝国落寞的繁华,反正此时此景,让郁郁寡欢的白居易更加抑郁。他像相机一样,留下了大唐某年,慈恩寺最后、也最惆怅的春色。仅一句“紫藤花下渐黄昏”,便赋予紫藤花伤春的况味。而奇怪的是,在唐代之前,文献,或者文人的诗作中,却很少见到“紫藤”二字。其原因,也许在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里可以找到答案:“藤皮着树,从心重重有皮。四月生紫花可爱,长安人亦种饰庭也。江东呼为招豆藤。”原来紫藤并不是花果山上的孙猴子,唐代时凭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只是因为,唐代之前,它所用的名字不是“紫藤”而已。自唐代起,写紫藤的诗文便渐渐多了起来。李白的《紫藤树》写道:“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许浑的《紫藤》也写得很有诗情画意:“绿蔓秾荫紫袖低,客来留坐小堂西。醉中掩瑟无人会,家近江南罨画溪。”还有写下“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的明人杨基。他在《故山春日》中写道:“寂寂青山一鸟啼,紫藤花落午风微。不知刻漏长多少,但觉桐阴半日移”。写得很美,也很闲适。白居易写慈恩寺紫藤花的那首诗,端的是深沉、缱绻。但老白是真心不喜欢紫藤的,除了紫藤,他也不喜欢凌霄。好像跟这类植物有仇似的,他一棍子便将这些攀援藤本打死,认为攀附、攀援、攀爬都是没有骨气的表现。他写凌霄:“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志,无因有动摇。”对待紫藤,态度也好不了哪里去。图

大漠孤夜“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余。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他说,这类藤本,需要依附才能生存。表面看柔柔弱弱,楚楚动人,实际它生长迅速,会把附着的树木缠死。除了这首,他还有几首涉及紫藤的诗,都是一脸的不屑。白居易是草本专家,自然也知道紫藤花、凌霄花的漂亮。尤其是紫藤,它长长的花穗,自带摇曳的效果,生来就有风的姿态。他看不惯的,不是植物本身,而是风靡朝廷内外的,那种攀比和浮夸之风。这种风气,后来果真毁掉大唐。有意思的是,白居易写慈恩寺紫藤花,那句“紫藤花下渐黄昏”,意外地成就了日本人对紫藤花的审美。平安时代,日本人追慕大唐的繁荣,又极喜欢白居易的诗,那时候连日本的皇室成员,都是老白的迷弟、迷妹,于是,连同紫藤和白居易的诗,都复制到了日本。紫式部《源氏物语》里,便有紫藤花与黄昏的描写。紫式部出生中等贵族,从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20岁那年,她被迫嫁给了比自己大25岁的藤原宣孝。才华横溢、个性鲜明的她,从此体会了为人妾室的艰辛。春天般泛滥的才华,压抑在没有出口的内心。31岁那年,她的丈夫死了。但作为藤原宣孝妻妾之一的紫式部,不知自己该快乐还是该忧伤。快乐是因为她自由了,忧伤是因为给予她依靠的树没有了。回到了父兄身边,她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寄人篱下,生活看似平静,她明白自己不过是紫藤树上可怜的花。在寂静的庭院里,她吃很少的食物。黄昏的夕照,打在累累垂垂璎珞般的紫藤花上,淡淡的香气,仿佛也是淡紫色的,笼罩着她。她忽然读懂了白居易看花的那个向晚,那种含蓄的华丽与悲伤。紫藤花除了观赏之用,旧时荒年,还经常被用于救荒。朱橚的《救荒本草》,称它为“藤花菜”。紫藤花的香气也宜人,可以提炼芳香精油。而且,紫藤的茎、皮,以及花和种子皆可入药,主要用于治疗浮肿、关节疾病、关节疼痛,尤其是关节的肿痛。《本草便读》的观点是:“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原因是:“盖藤者缠绕蔓延,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其形如络脉。”紫藤入药,能通经入络是实,但这个解释,总觉得有点牵强。

End

来源:解道ID:jiedaoba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户外君编辑整理-《户外视界》的官方视频号开通有一段时间啦会不定期发布一些制作精良的短视频欢迎大家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9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