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刘希夷写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讲述世间万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哲理,花朵年年开放,人世却一年不同一年。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东西在不经意间就会慢慢消失。尤其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失去和告别,童年时期的零食、玩具以及玩伴,都会渐渐地离我们远去。作为拥有充沛情感的感性动物,人类常常会感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然而,并非所有的变化和消失都是遗憾的,有些事物的消失恰恰代表着进步和发展。宝塔糖作为大部分中年人的童年零食,曾经风靡全国,如今却基本找不到它的身影,大家对于它为什么突然消失都非常好奇。建国初期:面临传染性极强的蛔虫疾病糖如其名,宝塔糖的形状就如同一座宝塔,对于当时的孩童而言,是能够带来甜蜜感和幸福感的糖果。不少人回忆起来,还能隐隐感觉到丝丝甜意。当时的小孩们,经常拿着宝塔糖在大街小巷上穿行,看电影或者出行游玩时,它也是必不可少的分享物。它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广受欢迎,主要是由于它有一定的药物作用。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还相当落后。相当一部分的老百姓对于饮食卫生和个人习惯不够重视,尤其是饮用水的使用。自来水还无法到达每家每户,大多数地方的居民依靠天然水源,既用它洗涤衣物,也直接取水饮用。天然水源中的细菌也直接进入人体内部,往往在身体内部生成蛔虫。蛔虫是一种肠道上的疾病,会对人体的免疫力造成影响。患病者往往会感到身体不适,食欲不振,小孩子平时不注意卫生就很容易生蛔虫。严重的患者甚至会直接在脸上显露,长出可怕的虫斑。同时,蛔虫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家庭内部如果有一个人得病,其他的人也极有可能被传染。掌握技术:宝塔糖出现市场爆炸为保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专家便研制出了这款宝塔糖。这种糖果把从蛔篙中提取的有效抗菌药物与糖果结合在一起,以便儿童能够直接吃下去。这样一个小小的蛔虫病,花费了国家不少心血。当时的医疗技术有限,无法从药物原材料蛔篙中提取抗菌性物质,便向苏联寻求帮助,当时我们与苏联来往甚密,关系友好。苏联派遣专门的研究院对我国的蛔虫药物进行研制。因此,宝塔糖就此问世,被当作治疗蛔虫的药物。最初投入使用时,我国无法承担进口药物原材料的昂贵价格,宝塔糖的生产成本也极高,并非每家每户都能拿它当零食。直到六十年代后,我国与苏联关系发生变化,无法再从苏联进口任何东西,自然包括蛔虫药物。然而,当时的国内医学者已经引进这种蛔虫药物,并且完全掌握其制作方法。无需附加进口资金的消耗,宝塔糖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售卖价格也大幅下降,孩子们都拿它当作日常小零食。商家们面对低成本高销量的市场盛况,为谋求利润开始大量生产宝塔糖,造成货物积压,最后纷纷遭遇经济问题。宝塔糖的消失:见证历史,迎接美好现如今,市面上已经很难找到当年的宝塔糖。作为一种糖果,它是大家的童年回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消失。作为一种药物,它见证国家的发展和变化。宝塔糖研制初期,国家无法凭借国内医疗技术自主研发,是制药史上的一场悲剧。这种情况不会再次重演。我们的科技水平提高,已经可以生产无数种类的蛔虫药物,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也不会再频发蛔虫疾病。祖国已经非常强大且先进,在灾难面前,大家团结一致就能战胜困难。过去的历史见证祖国的美好和兴盛,宝塔糖的消失并非遗憾,而是美好的开始和更加光辉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