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

儿时的ldquo虫钻胆病rdquo

发布时间:2022/5/19 19:40:19   

小时候,经常肚子痛,而且伴随着肚子在咕咕叫,甚至呕吐,妈妈背着我到卫生站,赤脚医生说是“虫钻胆”给了打虫药,很快拉了很多长条的虫虫....

蛔虫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对儿童的健康危害大,轻者出现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症状,重者可致生长发育障碍,甚至致残或致命。人体寄生虫病对全球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寄生虫病广泛流行;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寄生虫病也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寄生虫进入宿主主体后通过定居、生存与繁殖建立感染,而宿主未能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称为寄生虫感染,无症状感染的人类宿主为带虫者,如果寄生虫导致宿主发病,则称为寄生虫病。

蛔虫病

人蛔虫亦称似蛔线虫,简称蛔虫,蛔虫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蛔虫病,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移行症。儿童由于食入感染期虫卵而被感染,轻者多无明显症状,异位寄生虫可致胆道蛔虫病、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蛔虫生活史

临床表现

1、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

(1)幼虫移行:表现为咳嗽、胸闷、血丝痰或哮喘样症状,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2)重症感染:幼虫可进入脑、肝、脾、肾、甲状腺和眼,引起惊厥、肝大、肝功能异常、视网膜炎、眼睑水肿及尿的改变等。

2、成虫引起的症状:临床表现与蛔虫多少,寄生部位有关。轻者无任何症状,大量蛔虫感染可引起食欲缺乏或多食易饥,异食癖;常腹痛,位于脐周;部分患者烦躁易惊或萎靡、磨牙。严重感染者可以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3、并发症

(1)胆道蛔虫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右上腹剧烈绞痛、屈体弯腰、恶心、呕吐,可吐出胆汁或蛔虫。患儿可出现发热、黄疸、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等。

(2)蛔虫性肠梗阻: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其中2岁以下发病率最高。蛔虫在肠道内扭结成团,造成肠梗阻,多见于回肠下段。表现为起病急骤、脐周或右下腹阵发性剧痛、呕吐、腹胀、肠鸣音亢进等。

(3)肠穿孔及腹膜炎:表现为突发全腹的剧烈绞痛、伴恶心、呕吐、进行性腹胀。

治疗

1、驱虫治疗

2、并发症的治疗

(1)胆道蛔虫症:治疗原则为解痉止痛、驱虫、控制感染及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驱虫最好选中虫体肌肉麻痹驱虫药。内科治疗持久不缓解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2)蛔虫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可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输液、解痉、止痛等处理,疼痛缓解后可予驱虫治疗。完全性肠梗阻时应即时手术治疗。

(3)蛔虫性阑尾炎或腹膜炎: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手术治疗。

预防

1、加强粪便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随地大便;

2、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3、不食不清洁的瓜果、蔬菜等;

4、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虫卵,减少感染机会。

[1]儿科学(第9版)

[2]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

[3]药理学(第9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蛔虫病诊断(WS/—)

注: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主管药师梁达成

审稿:广东省药学会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药师王功顺

编辑:中医院医院杨洛萍

以上为“岭南药学”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并注明来源和作者及审稿人。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0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