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其实看你两眼已生厌

发布时间:2025/4/10 13:26:43   
有首老歌唱到“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而现实中,别说读人千遍,两遍你都懒得去琢磨。这不仅仅是互相之间不了解的问题,而是根本没兴趣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了解。现代社会,走路都恨不得走在快速传送带上节省时间,更别说两个人坐下来耐下心来好好了解了。不理解在沟通问题中常常出现,之所以如此困扰我们,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存在信息鸿沟。在家庭里,小孩子会说:“我肯定是爸妈抱回来的,他们一点都不理解我。”家长会说:“这娃是我亲生的吗,怎么一点都不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在恋爱关系中,恋人会说:“谁都可以不懂但是他不可以,我真是看错人了。”另一半会说:“可是,我真的尽力了,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啊。”同样是出现分歧的场景,如果换成客户呢?我想,大多数人不会要求他们读懂每一个微小的设计理念,也不会要求他们考虑我们的倾情付出,更不会奢望他们反过来理解委屈和辛苦。那么为什么,人们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在跟同事和客户相处,却不要求他们理解和懂得,反而要求父母、孩子、伴侣呢?其实,这些失落和难过都是因为,我们对父母和恋人抱有很大的期望。在同等条件下,期望值越高,没有得到理解时的落差也越大。▲图:JacksonJoyce信息鸿沟又应当如何理解?工作中,同事会说:“我不是说了好几遍了吗,怎么还是做不对。”另一个则表示“可是他根本没说清楚要什么,只是一直在告诉我不对。”客户也常会说;“你还是没理解,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样子。”可是,如果你问他,他压根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后甚至选了第一版图纸。这些情况都存在着理解的误区,信息差。当一个人百般挑剔、千般纠缠,可能仅仅是因为双方的信息不对等,也许是因为表达不清楚,也许是信息传输过程中出现了遗漏。因此当信息的缺口这么巨大时,互不理解就显得再正常不过了。所以,如果再出现,“怎么说,没法说,他根本就不懂,白费口舌”的想法,就需要警惕并提醒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0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