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蛔虫 >> 蛔虫生活环境 >> 科室动态肠镜下取出15厘米蛔虫专家
7月3日上午,医院消化内科在电子结肠镜下为55岁的王先生在盲肠,阑尾孔内取出一条长约15CM的肠道蛔虫。在场专家、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兼内镜中心主任汪嵘表示:“做了这么多年的胃肠镜,很少遇到这么长的蛔虫”。
患者多年来有间歇性腹痛、食欲不正、消化不良、口臭等症状,几乎每次腹医院做各种各样的检查,此次医院,丁斌虎主任建议患者做电子结肠镜检查。谁曾想,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一条15cm长的蛔虫在肠镜下像一条泥鳅一样在肠腔里钻来钻去,在场的省医专家汪嵘主任和丁斌虎主任屏息凝视,经过好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最后,“狡猾的”蛔虫终于被钳住了一端,并将其顺势取出。两位主任在现场探讨:这个蛔虫生命力和活动力如此强大,如果钻到患者的胆囊里,那就会给患者身体带来更大的痛苦和创伤,如果发生机械性肠梗阻,到时候就麻烦更大了。“终于找到根源了,以后再也不会莫名其妙肚子疼了。”患者和家属感激的说!丁斌虎主任嘱咐:以后吃东西可一定要注意啊,病从口入!幸亏你听我话,检查及时,这个蛔虫不取出来可能会发生更多的疾病。”
蛔虫是如何进入患者体内的?
据了解,55岁的王先生家里自己有菜地,用的是纯天然的农家肥,也就是粪肥。蔬菜挖了之后就没有认真洗菜,可能是蔬菜没有洗净,又或是喝了部分生水。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王先生沾染上蛔虫卵。
这是典型的“病从口入”!蛔虫是身体内众多寄生虫的一种,多是虫卵随食物进入人体,从嘴巴成功“闯关”后,蛔虫卵会在人体消化道内成长和繁殖,并开始窃取身体的营养。
因此,体内有蛔虫的患者多会出现消瘦、贫血等症状,而蛔虫的危害还远远不止如此,严重者还可引起肠梗阻、肠穿孔,如果是钻入胆管,还会引起胆管结石、胆管炎和胰腺炎等。
汪嵘主任表示,现在卫生条件都普遍提高了,但蛔虫病的发生率还是较多。内镜下发现较多的部位在十二指肠,像王先生的病例算比较严重的了。
丁斌虎主任建议,对付蛔虫,首先是卫生习惯要好,饭前便后务必洗手;其次,水果蔬菜如果生吃,一定要反复洗干净,建议尽量煮熟食用。此外,街边小吃、过夜食物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医院汪嵘教授(消化内科主任兼内镜中心主任)专家团队每周(平时本院专家每天都做)来院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阻断息肉变成胃肠癌的最方便、经济的方法!
省医的专家团,日本的胃肠镜,规范的洗消线,请您提前预约。
预约-
-
丁主任:
责任审核︱杨宇星
责任编辑︱苏鸿雁
素材来源︱消化内科
图文编辑︱苏鸿雁丁志敏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自“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