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

父亲的爱是含蓄的

发布时间:2025/2/10 16:18:16   
父亲的爱是含蓄的中午吃的是腊肉,皮有点硬,父亲就把皮分了出来,只吃肥肉,把皮放在桌上,就觉得有点可惜。其实,腊肉的皮可是好东西,脆生生的,很有嚼头。看到父亲如此浪费,便埋怨了一番。父亲只回了一句:“人老了,牙没了,咬不动啦!”此时才发现,父亲的门牙已经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只剩下光秃秃的牙床。晚上煮腊肉时,我特意把皮分离出来,并煮了很久,把腊肉煮得烂烂的,好让父亲吃得容易一些。以前吃腊肉,因为猪肥,肉都是三、四指厚的肥肉,瘦肉比较少,我不喜欢吃肥肉,父亲就把腊肉皮用火烧得软软的,自己吃肥肉,把腊肉皮和瘦肉都让给我吃。曾经从书上看到一个故事:女主人公在吃鱼的时候,只吃鱼头,把肥厚鲜嫩的鱼身留给爱人和孩子吃,还谎称自己就爱吃鱼头不爱吃鱼肉,直到临终前才提出要吃一回鱼身。我也曾有那么一段时间误以为父亲只爱吃肥腊肉,不爱吃瘦腊肉和皮,其实这跟书上看到的故事一样,父亲也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而宁愿委屈自己。等到我也能吃肥腊肉时,父亲就不再专门给我留瘦腊肉和皮。想不到30多年过去了,时间又转回去了,还是父亲吃肥肉,把腊肉皮和瘦肉都留给我吃。小时候,在农村没有钱买零食,但满山的野果,有酸酸的黑梨、苦涩的黄皮李、酸中带甜的山葡萄,还有甜甜的山捻果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童年快乐的美食。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因为吃了很多“麻那”果,在屋后排放的黑色粪便被父亲看到了,他惊叫:“你怎么啦?屎怎么变黑了?有什么病了吧?”并弯下腰,用树枝去扒开那堆粪便,一点一点地仔细地察看,最后还把鼻子凑过去闻了闻。父亲没有什么文化,不知道古时候范蠡尝便辨病的故事,也没有只看粪便就会知道患了什么病的本领,他只知道儿子的粪便不同往日了,变黑了,肯定不正常,会不会是病了或是长了什么蛔虫之类的东西,做父亲的就有责任查看,不能放过任何可能会伤害到儿子的东西,以免造成终身的遗憾。有段时间,睡觉时我经常磨牙,父亲经过打听知道是肚子里有蛔虫的缘故,于是他四处寻找可以驱虫的东西给我吃。有一次听人说吃生南瓜籽可以驱虫,他就找来一个南瓜,破开后把籽晾干,把瓜子皮全部剥掉,放在碗里让我吃。虽然我吃到一看到南瓜籽就想呕吐,但蛔虫最终还是给打出来了。为了我能健康成长,父亲可花费不少心思,学会了很多生活技巧,在缺医少药的年代让我能健康成长。如今,父亲老了,我决不能让他受到委屈,尽量满足他的一切心愿,别说是去皮的腊肉,就算是鸡鸭鱼肉,我也要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弄来并煮得烂烂的,给他吃得好好的,让他在最后的日子里安然度过,不留有一丝丝的遗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4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