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香穴
迎香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也是大肠经和胃经的交会穴;双穴,可针可灸。
迎即招待,香即芬香,此穴善治鼻病,以复原嗅觉,故名迎香。
迎香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在鼻唇沟中。
迎香穴的成效与影响:
迎香有祛风通窍,理气止痛的影响。
肺开窍于鼻,职司嗅觉,本穴又位于鼻旁,刺之能宣利鼻窍,复原嗅觉,迎香而入,调节鼻病。
迎香穴位于脸部,又为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二经均散布于脸部),于是是调节脸部疾病的主穴,诸如风袭经脉、经筋缓和之口眼倾斜,风袭肌肤的面痒症,风水相搏、流溢于肌肤的面肿都可取本穴以散风通络、宣肺利水。
迎香穴调节胆道蛔虫病为阅历之法。
迎香穴在鼻翼傍五分,生治鼻鼽不利,窒洞顽固。《玉龙歌》载"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
盖肺开窍于鼻,大肠为肺之府,本穴属大肠而位近鼻窍,有宣肺通窍之功,治鼻病及嗅觉不敏,极效。“迎香”意为迎接香味进入。若是鼻子堵了,闻不见香味,-—揉迎香穴,香味就进入了。
迎香穴的主治病征:
迎香穴主治鼻塞不通,口眼倾斜、流鼻血,,鼻炎,鼻瘜肉,嗅觉消退,喘气不利,面痒浮肿、脸部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鼻瘜肉、胆道蛔虫症,便秘等。
迎香穴的艾灸配伍:(每个穴位5-10分钟)
迎香穴协做谷治面痒浮肿。
迎香配上星、印堂、合谷治鼻炎。
迎香配风池、外关治外感鼻塞流涕。
迎香配水渠、合谷,治鼻塞不闻香臭。
迎香配水渠、胆囊、足三里、中脘透四白,治胆道蛔虫病。
迎香配偶临泣、太冲、合谷,治目赤肿痛。
迎香协做谷、.上星、印堂,治鼻塞、鼻衄。
迎香配印堂、合谷,有宣肺气,通鼻窍影响,主治急慢性鼻炎。
注:文中所触及到各样药剂、验方等仅供参考研习,不能做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担负由此形成的任何义务!
版权申明
咱们在意分享,文章、图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做家,倘有反对,请见知小编,咱们会实时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