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

科普夏秋更替,警惕消化道传染病

发布时间:2022/6/14 14:12:57   
北京最佳扁平疣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3030.html

心心念念盼来开学季,又即将迎来双节,夏秋交替之时,人们外出旅行就餐,食用肉类、海鲜、瓜果、凉菜、冰镇饮品较多,出现腹泻的人还真是不少……

警惕

#夏秋季高温湿热,各类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生长繁殖快,各种病媒生物相对活跃,是多种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暖心

随着近期口岸出入境人数增多,为方便旅客健康旅行,海关小哥精心准备了消化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经口侵入肠道引起感染而导致的传染病,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病人或携带者可通过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等)排出病原体,然后通过污染食物、水和密切接触造成感染和传播。

今天,海关小哥带您认识几种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

01

霍乱

霍乱弧菌

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中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可引起流行、暴发和大流行。

潜伏期一般为2~5天。

霍乱弧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造成急剧腹泻、呕吐,腹泻常为无痛样的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者血水样);严重者造成大量脱水,表现为烦躁不安、表情呆滞、眼球下陷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在数小时内导致死亡。

02

细菌性疟疾

痢疾杆菌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菌属的细菌(通称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

潜伏期:数小时~7天,多数1天~2天。

以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为主要病变,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

03

伤寒

伤寒沙门菌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潜伏期10天左右,其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食物型暴发流行可短至48小时,而水源性暴发流行可长达30天。

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稽留热)、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脾肿大、皮肤玫瑰疹,此外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等。

04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

潜伏期: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人感染诺如病毒后,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部痉挛等胃肠炎症状,以及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等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因腹泻脱水导致死亡。

05

副溶血弧菌感染

副溶血弧菌

副溶血弧菌食物感染均直接或间接与带菌的海产品有关,生食海鱼、凉菜或食品烹调加热不足、食品及食品容器被污染均可引起传播。

潜伏期:一般为2小时~48小时。

起病急骤,以上腹绞痛、腹泻、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腹泻水样或血水样,半数病人伴头痛,部分病人伴发热。病程有自限性,一般2天~4天,轻者数小时即症状消失。

敲黑板

此外,脊髓型灰质炎、副伤寒、副霍乱、阿米巴痢疾、各种肠道病毒感染(如甲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等均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

把好病从口入关

做好“三管一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口岸食品、环境卫生安全,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管好饮食

管好饮用水

管好粪便

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肠道传染病多发,病从口入是根芽。

饭前便后勤洗手,生熟分开最可嘉。

隔餐食物需热透,不喝生水不手抓。

清洁卫生除四害,美好环境益大家。

海关提醒

出境前

可到各地海关及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了解目的地国家地区传染病流行状况,提前做好防护准备,必要时可在医生建议下接种霍乱等疫苗。

入境时

如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第一时间主动向海关工作人员申报并配合实施相应的医学措施和卫生措施。

入境后

如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接触史,以便得到及时诊治。

供稿:沈阳海关

作者:魏澜波

编辑:王嘉雨范迪雅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3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