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炎夏来临,我们要提前做好防控准备。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主要经口侵入人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细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以及蛔虫病、蛲虫(原虫、蠕虫)等。
病人和病原体携带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所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粪便都含有大量病原体。病原体随病人或携带者排出的粪便污染环境后,病原体经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由口而入引起感染。
人群对肠道传染病普遍易感,但手足口病、菌痢等大都见于儿童。
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至10月,高峰在7月至8月,夏秋季高温潮湿,雨水充足,很适合苍蝇等病虫和病菌的繁殖生长,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水源易受污染,就造成肠道传染病流行。
影响肠道传染病发病的水平主要居民的生活环境、卫生设施、风俗习惯、气温、降雨量、洪涝灾害等,另外,个人卫生习惯、机体免疫水平及病原体变异或传入新菌型等,对发病强度影响也很大。
肠道传染病一般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但不同病的症状各不相同,如霍乱以剧烈的无痛性“米泔水”样便为特征;甲肝会感疲倦、食欲不振及有黄疸;痢疾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为特征;轮状病毒主要侵袭婴幼儿;伤寒则以持续性高热、相对缓脉、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为特征。多数患者病情较轻,一般会自然痊愈,但部分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脱水,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会导致死亡。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认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个人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外出回来先洗手,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不暴饮暴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高危人群可接种伤寒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注射甲肝疫苗等。
2、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3、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后再食用,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要洗涤消毒,外出就餐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餐馆就餐,并尽量少食凉拌菜,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4、管好水源:不喝生水,饮用水要烧开后再饮用,井水等自取水要消毒到位,不到污染严重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保护水源,防止粪便、农药、脏水污染。
5、管好粪便: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在河边洗刷肠道传染病病人的衣服、用具和便桶,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要经消毒后方可倾倒。
6、消灭苍蝇: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和控制苍蝇等病虫孳生地,注意环境卫生,做好粪便、垃圾和饮用水的消毒及管理,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做好防苍蝇、蟑螂、老鼠等。
编审|孙正勇审核李阳撰稿
杨洪编辑|黄海蓉
END
我们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其总是与别人攀比,不如珍惜此刻所拥有的。把握当下的生活,才能通往明天的幸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