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蛔虫 >> 蛔虫的习性 >> 小龙虾应时而生的美味
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编者按
春食龙虾秋食蟹。天气渐热,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无论是高大上的餐厅,还是街边的大排档,年轻白领、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面对一盆盆红通通的小龙虾,带上手套,大快朵颐。
小龙虾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食客呢?我想,除了在没有蟹的时节聊解对蟹的相思之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应时而生,美味且养生,正符合我们身体的需要。
认识小龙虾
龙虾(学名:Palinuridae)是世界上的大型食用虾类,它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因此倍受大家青睐。我国已发现约8种,包括中医早就认识到的锦绣龙虾(Panulirusornatus)、中国龙虾(Panulirusstimpsoni)等。中国龙虾的体长在20-35厘米,锦绣龙虾体长为39.5-55厘米,可重达5公斤。
《本草拾遗》:大红虾生临海、会稽,大者长一尺,须可为替。
《北户录》:红虾出潮州、潘州南巴县,大者长二尺。
《纲目》:闽中有五色虾,亦长尺余,彼人两两干之,谓之对虾,以充上馔。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clarkii)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它的体长大约5.6-11.9厘米,它虽然长得比较像龙虾,但实际并不是龙虾,这从它的学名可见一斑。中国淡水克氏小龙虾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北、江西、安徽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生长在江、河、湖泊等水体中,资量在6万吨以上。
小龙虾原产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腐食性动物,20世纪初随国外货轮压仓水等生物入侵途径进入我国境内。另有资料显示,它是日本人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带入我国南京(见《中国生物入侵研究》科学出版社万方浩、郭建英等)。由于自然界里的天敌在我国范围内还没有形成,经几十年的扩散,已成为全国性的最常见的淡水经济虾类,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市。
小龙虾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占总体的16%~20%左右,脂肪含量不到0.2%,虾肉内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于其它食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龙虾虾头的虾黄和虾壳上的红色物质中含有丰富的虾青素,虾青素具有多种生理功效,如在抗氧化性、抗肿瘤、预防癌症、增强免疫力、改善视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
这里普及一下天然虾青素的作用。
天然虾青素(天然虾红素)是世界上最强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能有效清除细胞内的氧自由基,增强细胞再生能力,维持机体平衡和减少衰老细胞的堆积,由内而外保护细胞和DNA健康,从而保护皮肤健康,促进毛发生长,抗衰老、缓解运动疲劳、增强活力。
《全天然排毒养颜金典》指出:经营养学家证实,虾青素可以跨越从血液到大脑的屏障,所以虾青素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及双眼都可起到保护作用。
虾青素还有其他功效:提高身体耐力,降低肌肉受损的风险;缓解眼疲劳症状,提高视觉灵敏度;通过内部补充减少皱纹;缓解色素过度沉积的症状(即通常所说的老年斑);调节细胞因子,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的基因显现;改善胃部健康,缓解幽门螺杆菌引发的感染或炎症。
生存能力
小龙虾的生存能力非常强,除了日本和中国,欧洲和非洲也有它占领的地盘,因此成为了世界级的生物入侵物种,也因此成为了世界级的美食。在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都有人食用,美国的路易斯安娜州号称生产了世界上90%的小龙虾,而当地人就吃了其中的七成。
考虑到小龙虾喜欢生活在浅滩淤泥这些容易富集重金属污染物的地方,人们往往会担心小龙虾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然而,从年起的十多年中,苏州大学、江西农大、安徽大学等的科研人员通过试验证明尽管小龙虾对重金属有一定的富集能力,但是大多集中在我们不爱吃的虾鳃、内脏和虾壳中。有研究人员认为因为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不停地全身脱壳,而重金属就随着小龙虾的成长换壳一起换掉了。因此对于吃虾肉的我们来说,它让人重金属中毒的可能非常小。
小龙虾的作用
先说说龙虾,《中华本草》中对龙虾的性味归经和功效主治列于下:
龙虾,味甘、咸,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滋阴;健胃;安神。主阳痿;筋骨疼痛;手足搐搦;神经衰弱;皮肤瘙痒;头疮;疥癣。
复方:
①补肾兴阳:对虾,烧酒浸服。(《纲目拾遗》)
②治阳萎:活海虾若干,浸酒中醉死,炒食。(《泉州本草》)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大红虾弊,主蛔虫,口中疳,风瘙身瘁,头疮,龋齿,去疥癣。
2、《纲目拾遗》:对虾,补肾兴阳;治痰火后半身不遂,筋骨疼痛。
3、《随息居钦食谱》:开胃、化痰。
尽管小龙虾和龙虾分别是淡水虾和海水虾,但它们的中药性能是相似的。区别在于,与龙虾相比,小龙虾的味是甘甜的、没有咸味。
《名医别录》中对河虾(青虾)有如下记录:
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能补肾壮阳,通乳,托毒。主治肾虚阳痿、遗精、遗尿或精少,腰腿无力;产后缺乳。
说明虾类的功效相似,据此笔者推测小龙虾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能补肾壮阳,健胃、安神、通乳、托毒。但另一方面,龙虾在甘味外还有咸味,因此小龙虾的补益功效不如龙虾。
现在是初夏时节,阳气升发,《内经》说:“春夏养阳”,而小龙虾性温,有助于阳气的升发,因此可以说小龙虾应时而生。
小龙虾怎么吃?
与其他淡水虾类比,小龙虾体型大,肉较多,肉质鲜美,且价格低廉,因此被制成多种料理,受到了大家普遍的欢迎。
比较有名的有十三香小龙虾、香辣小龙虾、麻辣小龙虾、爆炒小龙虾、红烧小龙虾、啤酒小龙虾等。
◎小龙虾的整理
自己在家里做小龙虾时,需要先处理一下,才能吃得放心,一定要注意。
1、小龙虾钳子小没肉,用剪刀把所有爪子、钳子都去掉。
2、用刷子给它们刷遍全身,最好刷的时候用流动水冲洗。
3、虾尾有三片,捏住中间的一片稍用劲一拉,拉出肠子。
4、用剪刀将虾头两腮部的下部分的硬壳剪下半片,去除砂袋。注意不要多剪,不然烧的时候黄会流出来。
5、用剪刀尖把腮挑出。
6、清水冲洗,等待下锅。
◎十三香小龙虾
龙虾、王守义十三香、葱、姜、蒜、干红辣椒、花椒粒。
1、油温加花椒、辣椒、葱、姜,小火炒香。喜欢麻辣味的,花椒、辣椒多放。
2、放小龙虾翻炒至变成红颜色。
3、加水(啤酒会更好,量要没过龙虾)、盐、糖、十三香、蒜,适量。
4、大火烧开,中火炖烧。等到闻见龙虾香味,汤汁的表层也已飘些红油,加鸡精调味,关火。
其他的各种做法,大家尽可以发挥想象力,自己做着吃。
小龙虾的宜忌人群
小龙虾营养丰富,为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因此人们大可以喜欢就多吃。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能有效补五脏之气的不足,产妇食用更有通乳汁、补身体、促康复的功效。
但小龙虾性温,多吃了容易化火,因此,如果是湿热体质和痰湿体质的人需要节制食用,而特禀体质的人需要注意是否对小龙虾有过敏反应。此外,一旦多吃小龙虾在体内化火,内热通过皮肤向外透时,稍受阻碍即容易犯肺,并影响到肺系(皮肤、口、鼻等),从而发生咳嗽、喘、皮肤病等。
如果有人正在喝中药调理身体,最好也不要吃小龙虾。为什么呢?这同样是因为小龙虾为温性,如果中药是助阳的,那么可能会导致身体偏热。而如果是希望通过中药清热泻火的,那么吃小龙虾可能会抵消中药的调理作用。
作者简介
陈海伦,中医爱好者,中医锦囊网联合创始人。
来源:中华本草、百度百科等,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中医与中医骗子的区别★★★★★★
孩子厌食?试试这些小验方!
肝心脾肺肾,五脏各有各的排毒方法★★
董洪涛:关于“阳化气,阴成形”的思考
感悟中医:中医是用智慧看病★★
最常见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有什么区别?有什么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素问》徵四失论
《黄帝内经·素问》徵四失论
每天都在假装养生,其实都是笑话!★★★★★★
当今社会的一个典型现象★★
夏季养生,要“专心”★★
运用好经方,从解决“五难”开始
夏天到了可以吃它,知道它有这个功能!早知道每天吃一根了!★
饮用菊花养生茶少了这一步,竟成伤身利器!99%的人都不知道★★
《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
《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
奇经八脉再认识,学好经络不用愁★★★★
用这三味中药泡茶喝,精力充沛、延缓衰老★★★
流传千年的中医至理名言30句:养身,养心,养生
为什么艾灸更适合现代人!
天然止痒“材料”★★
神经衰弱(3)-眩晕
《黄帝内经·素问》示从容论
《黄帝内经·素问》示从容论
容易误读误写的中医药常用字★★★★★
中医育儿经:孩子的问题,病因却在父母身上!
小心饭后的这10种症状
清晨只需30秒,防癌健骨百病走,恢复30岁的健康!
神经衰弱(2)-眩晕
龙眼壳核有妙用
《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
《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
万病损于阳气,如何驱寒补阳?★★★★★
中医常识:中医治疗八法指哪八法?推荐收藏★
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
如何疗“湿病”★★
神经衰弱(1)-眩晕
单味赭石立治脑震荡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蚕豆,健脾化湿、补中益气的宝★★★★★
夏天必喝这杯茶,拔除湿邪全靠它!好用又便宜,别错过★★★
一切疾病,皆起于这五点!看你中招没?★★
这个部位出汗,竟是中风前兆!(附最全出汗健康对照表,保存能救命)★★★
9种食物让女性永葆靓丽容颜★
偏头痛(2)
《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
《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
生病最重要的不是吃药,而是先回到正常的生活里!★★★★★
你会睡觉吗?——中医谈睡眠★★
铁皮石斛能预防多种疾病,就怕你不坚持吃!★★
阳虚长斑,阴虚长痘,肾虚...★★★★★
不可忽视的针刺顺序★
脑震荡后遗症2例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
如何做一个专业又接地气的年轻中医?★★★
最美不过中国色最深不过中药情
最省钱的保养方法,一学就会★
葡萄干和它一起泡水,每天一杯,比虫草还好★★
中医治得好癌症,却治不了现代人的愚昧!★★★
陆游的长寿之道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中药炮制知识
中医传统治法
中药学知识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年4月文章汇总
年3月文章汇总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