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

中医特效偏方大全之第五篇儿科蛔虫病

发布时间:2022/7/11 16:44:08   

蛔虫病

蛔虫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临床以食欲异常,脐周疼痛,时作时止,大便下虫或大便检查有虫卵等为特征。由于成虫寄生在肠内,扰乱气机,劫取营养,耗伤气血,分泌毒素,妨碍正常消化与吸收,对患儿健康和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尤其是蛔虫的并发症较多,如肠梗阻、肠穿孔、胆道蛔虫等,常可危及生命,因此必须积极防虫。

驱蛔连梅汤

川黄连3克(或胡黄连6克),乌梅6克,榧子6克,雷丸6克,芜荑6克,青皮6克,槟榔9克,使君子9克,川楝子6克,熟大黄3克,花椒6克。

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早、晚空腹时服,连服2~3剂。

蛔虫症。适用于一般体质较强小儿。

理中安蛔汤

党参9克,炒白术9克,干姜6克,乌梅6克,花椒6克,青、陈皮各6克,焦三仙各6克,茯苓9克,炙甘草3克。

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早、晚分服,连服3剂。

蛔虫症。适用于体质较弱小儿。

马氏驱蛔方

炒使君子肉6克,花槟榔6克,乌梅2枚,苦楝根皮9克,贯众6克,甘草3克(5~8岁量)。

每剂煎2遍,混合煎汁50~80毫升,于晚间睡前或晨起空腹顿服,连服2天。

驱肠道蛔虫。

蛔虫积聚肠内,腹痛绕脐阵作,面黄鼻痒,磨牙等。

驱蛔汤

使君子(炒香)6克,炒榧子9克,乌梅3克,鹤虱、胡黄连各6克,槟榔9克,香附、厚朴各6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剂(上方为5岁左右儿童用量)。

驱虫,理气解痉止痛。

肠蛔虫症。

加减三仁汤

杏仁6克,薏苡仁15克,冬瓜仁9克,滑石9克,京半夏6克。厚朴9克,砂仁6克,黄连3克,乌梅2枚,雷丸12克,川椒2克,甘草6克。

水煎2次,取头汁,分5次1日服完。

清热利湿,安蛔止痛,降逆止呕。

小儿蛔虫病。

跟着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0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